|
|
|
2018年6月18日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中,[游戏障碍]被正式认定为一种精神障碍,列入【物质使用或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章节。 网络游戏成瘾是指持续、反复使用网络来参与游戏,经常与其他人一起游戏,导致临床显著的损害或痛苦。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巨大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如网络成瘾的学生逐渐增多。 孩子沉迷于网络的原因是复杂的,它受到家庭、环境、孩子天生气质的综合影响。 孩子沉迷于网络也需要客观环境的支持,在所有条件都不满足的情况下,孩子很难一沾染网络就停不下来。 有不少父母把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怪罪到网络本身,并通过粗暴的隔绝去防止孩子染上“网瘾”。 可是,对那些有“网瘾”的孩子来说,网络才是自己的安全岛。正是因为有了网络,他们才没有变成更坏的人。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人性的一个最重要的心理事实就是人们对优越感和成功感的追求。这种追求自然是与人的自卑感有着直接的联系。” 以游戏来说,游戏容易让人上瘾的就是: 游戏可以给予孩子足够的掌控感控制感成就感,这些东西会构成孩子所需要的安全感。 我们心理对于网瘾的临床工作中,掌握了孩子网瘾的心理原因,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信任、共情,陪伴、支持、抱持。建立孩子安全感,化解他们的心理创伤,让他们重新点燃对学习的兴趣,爱上学习,使得孩子走出网瘾。 网瘾是怎么引起的?网瘾患者的一个普遍共同点:缺乏生活目标和毅力,逃避现实的生活责任。网瘾的病因很多,可以总体归纳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内因主要是指满足感缺失、生理及人格方面的影响。 外因 1、社会环境:包括网吧的出现,网络游戏的流行、同学之间的攀比从众等;随着高科技的出现,网络已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除了满足我们正常工作、学习、沟通交流外,开发者也始终不忘对游戏和娱乐项目的开发,因此出现了惊险的网络游戏、激情的色情电影和有趣的网络聊天等,最大的满足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鉴于青少年意志力薄弱,善于群体活动,他们会更多的相互模仿,攀比,而很多成年人也会有网瘾,同时影响到孩子,所以青少年网瘾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家庭教育:包括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等; 家庭教育是导致青少年网瘾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多家长因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或是父母本身就是网迷,更加滋生了孩子上网的欲望;另外还有很多家长对于已经染上网瘾的孩子,实施打骂及家庭暴力,或是干脆放弃对孩子的教育,最终错过了戒除网瘾的最佳时机,毁了孩子的学业。 内因 1、满足感缺失:包括学业失败、孤独感、人际障碍等; 网瘾的大部分人群都会出现学业失败,从而导致心理空虚,缺乏自信,长时间会有一种孤独感,经历这些情况的青少年,为满足自己的内心,通常会选择逃避,最容易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重新找到失去的自我和可以满足的成就感。 2、生理及人格:主要包括人格特征和生理特点等;网瘾的高发人群多为12-18岁的青少年,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为2:1,而这个时期的孩子,本身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意识也比较弱化,理解判断力差,自控能力也比较差。他们大多都处于青春期,反叛心理严重,对新鲜事物又充满了好奇,寻求刺激、惊险和浪漫,以满足这个阶段的人生需求,而网络出现之后,网络游戏、色情和聊天,恰好对应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自然就会网络成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