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小女生爆出割腕游戏”、“自伤行为悄然流行”这样的新闻并不少见,而现实中不只是青少年,他们想用自残/自伤的方式希望缓解压力,希望引起家人的注意...... 自残/自伤行为在青少年中是非常常见的,并且具有一定的致残、致死性,有较大危害。国外研究显示,青少年的自伤行为报告率为3%~42%,我国在2011年的一项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数据显示,30.0%的青少年在过去一年中发生过直接自伤行为。儿童青少年,用自残/自伤的方式缓解痛苦、释放压力或引起家人的注意。 也许你也有同样的苦恼,也许你也不知如何应对自己的自伤冲动。 80年代前后,研究者们对自伤的研究从行为上进行了分类,包括: 1) 切割(cutting) 2) 咬(biting) 3) 擦伤(abrading) 4) 切断(severing) 5) 插入异物(inserting) 6) 灼烧(burning) 7) 吞/饮异物(ingesting/inhaling) 8) 击打或撞击(hitting) 家长在看到孩子有这样类似的行为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及时咨询,自残自伤不仅仅是破坏身体、摧毁心智,更重要的是造成心灵上的创伤,最后稍不注意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我们春霞心理是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愿意与来访者一道战胜心理阴霾。 自残不是抑郁症所特有的行为。 自残不一定是抑郁症,抑郁症不一定自残。但是抑郁症的确有可能千方百计自残。 自残背后的心理活动有很多种可能,需要视情况而论。 一个孩子在很生气的时候,他踢桌子发泄,却把脚弄得很疼,于是又哭又闹,他其实就在自残。 我个人认为,自残不仅仅指拿小刀划伤自己,精神方面的自我虐待也是自残,逼迫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也是自残。 头悬梁锥刺股,不也是自残吗。 我个人认为,自残和自虐可以等同——都是自我伤害行为;只要是自己伤害自己,不管是有意识(刻意)还是无意(无心),都可以算自残。 一个学生发现自己早课时候经常犯困,就时不时掐自己保持清醒,时间长了胳膊上有淤青,这是自虐,可以被看作自残。 跟风自残,觉得留流一点血的人是勇士,因为他们不怕疼、很酷。 边缘性人格障碍通常会姿态性自残。 一些无痛症的人感觉不到疼痛,很有可能严重受伤,但他们自己觉察不了。这也是自残——受伤了不就医不是虐待自己吗? 双相障碍患者亢奋期自残。这时,患者的心境是躁狂的、兴奋的、心烦意乱的、躁动不安的。 那严重抑郁症呢——他拿小刀自残,他发现自己感受不到痛并且很挫败,就使劲划,好让自己感受到疼,从而觉得自己感觉到自己还活着。 一个人为什么想要做事不想要做事,就看那件事可不可以给他带去快乐。 就像有的人喜欢手淫自慰,因为可以给他带去一种快感。 自闭症患儿拍墙的时候触发了大脑相关功能区他体验到快乐的机制,他就会一直拍一直拍像个机器人一样不知疲倦拍下去,感觉不到累,感觉不到痛。 我们正常人有时候工作起来废寝忘食的都感觉不到饿,就有点类似自闭症的这种感觉不到。 其实他们本该是有感觉的,但是传输感觉去大脑相关脑区的传输信号没法通过受损的大脑感觉到,他们自然没法感觉疼和累。 可以类比一下延迟反应也就是反应迟钝,我叫你一声,你五分钟之后才答应我。 延时好歹大脑还可以收到指令对不,但是自闭症它不是延时,是真的那块区域完全坏掉了,你说他怎么去感知? 简单来说就是,A发出指令给B,B不会接受也不会处理,等待着的C就没办法获取信息传给D A发出疼痛给B,B不会接收也不会处理,然后等着拿结果的C就拿了个空的送给D 你说D还觉得疼吗?你说有的自闭患儿磕了一下他会哭吗?他一点反应都没有。 一些严重自闭症的患儿,感觉不到饥饱,喂他就机械性张嘴吃。 张嘴不用学,生下来就会,东西送嘴边想都不要想都会自动张开。 可是,有的自闭症患儿,感受不到送到嘴的食物是凉的还是滚烫的,被烫伤了都不知道。 |